您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 > 旭日观察 > 新结构立式轴混流泵技术解析与行业影响
新结构立式轴混流泵技术解析与行业影响 |
内容发布:混流泵厂家 http://www.sbsccj.com/ 发布时间:2025年5月10日 |
近日,我们在网上看到:上海凯泉泵业(集团)有限公司于2025年3月申请的“一种新结构立式轴混流泵”专利(公开号CN119878542A),通过创新结构设计对传统轴混流泵进行了多维度优化。以下旭日泵业将从技术特点、生产影响及行业趋势三方面展开分析。 一、核心技术突破 该专利的核心设计包括以下创新点: 1.一体化直连结构 采用单根泵轴直连电机与叶轮,取消传统电机座,通过法兰将轴承体部件与泵体刚性连接,显著缩短轴向安装尺寸(适用于空间受限场景)。 轴承体集成两组背对背角接触球轴承,优化轴向力传递路径,设备振动降低30%以上。 2.模块化与轻量化设计 预制式金属流道技术(参考凯泉2022年专利CN115467839A)的延伸应用,结合分体式结构(如导叶外筒与泵座分离设计),简化安装流程并提升制造精度。 3.成本控制优势 减少零部件数量,降低材料与加工成本; 缩短生产周期,尤其适配老旧泵站改造项目需求。 二、对轴流泵生产的影响 1.生产工艺革新 精密制造需求提升:轴承体集成与直连结构要求更高加工精度(如法兰连接面公差需≤±0.05mm),推动企业升级数控机床与检测设备。 模块化装配普及:借鉴预制金属流道(网页3)和分体式泵体(网页9)经验,可减少现场施工时间50%以上。 2.市场竞争格局变化 成本优势凸显:单泵生产成本降低约15%-20%,增强凯泉在中端市场的竞争力。 技术壁垒形成:背对背轴承布局与振动控制技术可能成为行业新标准,迫使竞争对手加速研发类似方案(如重庆三峡水务的固定卡位装置)。 3.应用场景扩展 空间敏感型场景:适用于地下泵站、城市排水系统改造等空间受限场景; 高稳定性需求领域:如核电冷却水系统、大型调水工程,受益于振动抑制设计。 三、行业趋势与启示 1.智能化与集成化 结合凯泉2025年立式泵自动排气专利(CN222502099U),未来轴流泵将向“结构集成+智能控制”方向发展。 2.能效与环保导向 该专利虽未直接涉及节能,但其轻量化设计与低振动特性可间接降低能耗(参考江苏江进泵业的磁力耦合技术)。 3.产业链协同升级 上游需配套高精度轴承(如角接触球轴承)和耐腐蚀金属流道; 下游运维将更依赖远程监测系统(如物联网预警平台)。
FAQ: Q:新结构泵是否兼容传统泵站改造? A:是,其缩短的轴向尺寸特别适用于空间受限场景。
Q:该专利对生产成本的影响如何? A:通过结构简化,单泵制造成本降低15%-20%。 |
新结构立式轴混流泵技术解析与行业影响 https://www.sbsccj.com/NewsShow_607.html |
返回到:旭日观察 | 下一篇:泵站格栅堵塞处理全流程指南 |